一、項目簡介
本項目基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背景,借勢懷集作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的重要節點,整合金絲燕生態資源、山水自然資源、文化資源、生態農業資源等,主打“金絲燕”這一核心點,以點帶面,發展金絲燕窩產業,“燕文化”創意產業、旅游業、養生與運動健康產業,構建燕窩產業生態圈。
小鎮總規劃用地5000畝,其中建設用地為3000畝,小鎮用地主要為燕窩產業用地、公共服務用地、配套居住用地、基礎設施用地、景觀綠化用地。
二、背景與必要性分析
2.1 背景分析
2.1.1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倡導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縣一業”,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
2019年1月,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《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“三農”工作的若干意見》((2019)1號)通知?!兑庖姟肺募膭畎l展壯大鄉村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渠道,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。因地制宜發展多樣性特色農業,倡導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縣一業”,支持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。創響一批“土字號”、“鄉字號”特色產品品牌;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。充分發揮鄉村資源、生態和文化優勢,發展適應城鄉居民需要的休閑旅游、餐飲民宿、文化體驗、健康養生、養老服務等產業。
2.1.2 “十三五”期間山東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
2016年12月,山東省發改委在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通知中要求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實施精致農業戰略,建設現代農業強省?!兑巹潯芬笸七M農業結構調整,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。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,加快優化農業產業區域布局,著力改善農產品供給結構。推進馬鈴薯主糧化,在膠東半島、魯北等干旱缺水地區增加馬鈴薯種植,拓寬食物來源。推進農業由單一的生產功能向生產、生活、文化、旅游多功能轉變。
2.1.3 山東省深化農業對外開放,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,推動本省農業現代化發展
山東省人民政府2017年3月印發《山東省農業現代化規劃(2016-2020年)》的通知(魯政發〔2017〕8號)?!兑巹潯访鞔_提出,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。實施“品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”,重點圍繞糧食、油料、果品、花卉、蔬菜、食用菌、茶葉、中藥材、畜產品、水產品等十大產業的產品品牌培育要求,建立健全品牌標準體系。2020年,實現品牌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全覆蓋,建設、規范500個標準化品牌農產品基地。
2.1.4 山東省政府大力推動設施蔬菜的發展,促進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
2016年8月,山東省人民政府在《關于山東省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施方案(2016-2020年)》(魯政字〔2016〕185號)中指出,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,強化科技創新驅動,堅持循環發展,著力延伸產業鏈條,為我省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、增創我省園藝產業發展新優勢、實現園藝產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?!斗桨浮诽岢龅?020年,全省蔬菜播種面積要穩定在3200萬畝左右,其中設施蔬菜面積力爭擴大到1500萬畝左右;蔬菜總產量達到1.25億噸以上,總產值達到2300億元。
2.1.5 蘭陵縣大力推進本縣農產品現代化生產,穩固中國蔬菜之鄉桂冠
蘭陵縣全面推進生產基地升級。完善向城5萬畝優質蔬菜核心區、華凱蔬菜基地、莊塢牛蒡生產基地等蔬菜種植基地的配套建設;
著力完善新型經營主體。先后制定下發了《關于促進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》等文件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全面提高農業規?;洜I水平;切實加強現代技術裝備運用。通過強化人才培訓、推廣高效技術、加速品種改良換代等形式,提高現代技術裝備運用水平。
2.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
- 2.2.1 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,推動蘭陵縣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,助力鄉村全面振興
- 2.2.2 形成“公司+農戶”聯合種植模式,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
- 2.2.3 引進臺灣先進種植工藝,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,提升蘭陵縣農產品市場競爭力
- 2.2.4 拓寬京津冀和長三角市場空間,助力本縣蔬菜產業走出去
2.3 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
- 2.3.1 打造凈菜知名品牌,進一步提升中國蔬菜之鄉知名度
- 2.3.2 帶動蔬菜相關產業集聚蘭陵,促進本縣蔬菜產業鏈完善
- 2.3.3 帶動本地蔬菜種植農戶進行科學化種植,提升種植收益
- 2.3.4 促進本縣蔬菜產業持續成為本縣經濟支柱型產業之一,增加地方政府財政稅收
三、行業與市場分析
3.1 蔬菜產業已成為蘭陵縣的支柱產業之一
圖3-1:2014-2018年蘭陵縣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??數據來源:蘭陵縣國民經濟發展統計公報
圖3-2:2014-2018年蘭陵縣蔬菜行業市場規模? 數據來源:蘭陵縣國民經濟發展統計公報
3.2 凈菜行業將成蔬菜行業發展趨勢之一
3.3 凈菜行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
3.3.1 系列政策的出臺為凈菜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
2011年9月1日,農業部發布了《鮮切蔬菜行業標準》NY/T1987—2011,提出了鮮切蔬菜的定義。2016年11月14日,農業部印發了《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(2016年—2020年)》,規劃中提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,為凈菜產業發展、凈化技術變革和凈菜加工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,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,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。
3.3.2 飲食健康偏好和消費快節奏利好凈菜發展
3.3.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刺激健康消費需求
圖3-3:2010-2018年國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??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
3.3.4 冷鏈保鮮技術保障了凈菜遠距離配送
3.4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
其目標市場群體主要以海底撈、美菜網、全家超市、華潤萬家、上海潤播和上海洪成等B端餐飲企業和商超為主。
3.5 國內蔬菜消費市場需求巨大
圖3-4:2014-2021E年國內蔬菜消費量及預測??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、農業農村部
3.6 凈菜下游應用市場偏好度逐漸提升
3.6.1 餐飲企業加大對凈菜半成品的需求,提高供應端標準化和安全性
3.6.2 生鮮電商持續火熱,利好凈菜進入商超
圖3-5:2014-2021E年國內生鮮電商零售額及預測??數據來源:歐睿數據
圖3-6:生鮮業務高頻、剛需(次/年)數據來源:中國產業信息網
3.6.3快節奏的生活方式,消費者偏好天然、安全和便捷的凈菜產品
3.7凈菜市場空間充滿想象
圖3-7:2014-2021E年國內凈菜市場規模、產量及預測? 數據來源:中國產業信息網
3.8 分析小結
目? 錄
第一章 項目總論
1.1 項目概況
- 1.1.1 項目名稱
- 1.1.2 項目性質
- 1.1.3 項目建設單位
- 1.1.4 項目選址
- 1.1.5 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
- 1.1.6 項目建設進度
- 1.1.8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
- 1.1.9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
1.2 項目編制依據
- 1.2.1 主要編制依據
- 1.2.2 編制范圍
1.3 結論與建議
第二章 背景與必要性分析
2.1 背景分析
- 2.1.1 2019 年中央一號文件倡導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縣一業”,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
- 2.1.2 “十三五”期間山東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
- 2.1.3 山東省深化農業對外開放,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,推動本省農業現代化發展
- 2.1.4 山東省政府大力推動設施蔬菜的發展,促進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
- 2.1.5 蘭陵縣大力推進本縣農產品現代化生產,穩固中國蔬菜之鄉桂冠
2.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
- 2.2.1 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,推動蘭陵縣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,助力鄉村全面振興
- 2.2.2 形成“公司+農戶”聯合種植模式,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
- 2.2.3 引進臺灣先進種植工藝,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,提升蘭陵縣農產品市場競爭力
- 2.2.4 拓寬京津冀和長三角市場空間,助力本縣蔬菜產業走出去
2.3 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
- 2.3.1 ?打造凈菜知名品牌,進一步提升中國蔬菜之鄉知名度
- 2.3.2 ?帶動蔬菜相關產業集聚蘭陵,促進本縣蔬菜產業鏈完善
- 2.3.3 ?帶動本地蔬菜種植農戶進行科學化種植,提升種植收益
- 2.3.4 促進本縣蔬菜產業持續成為本縣經濟支柱型產業之一,增加地方政府財政稅收
第三章 行業與市場分析
3.1 蔬菜產業已成為蘭陵縣的支柱產業之一
3.2 凈菜行業將成蔬菜行業發展趨勢之一
3.3 凈菜行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
- 3.3.1 ?系列政策的出臺為凈菜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
- 3.3.2 ?飲食健康偏好和消費快節奏利好凈菜發展
- 3.3.3 ?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刺激健康消費需求
- 3.3.4 ?冷鏈保鮮技術保障了凈菜遠距離配送
3.4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
3.5 國內蔬菜消費市場需求巨大
3.6 凈菜下游應用市場偏好度逐漸提升
- 3.6.1 餐飲企業加大對凈菜半成品的需求,提高供應端標準化和安全性
- 3.6.2 生鮮電商持續火熱,利好凈菜進入商超
- 3.6.3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,消費者偏好天然、安全和便捷的凈菜產品
3.7 凈菜市場空間充滿想象
3.8 分析小結
第四章 項目規劃
4.1 公司介紹
4.3 項目定位
4.3 業態規劃
- 4.3.1 蔬菜種植基地
- 4.3.2 示范性凈菜加工基地
- 4.3.3 觀光農業
4.4 設計產能
第五章 商業模式
5.1 運營模式
5.3 ?配送方式
5.4 ?核心資源
5.3 盈利模式
第六章 發展規劃與營銷策略
6.1 ?總體策略
6.2 ?戰略目標
6.3 ?營銷策略
- 6.3.1 品牌策略
- 6.3.2 銷售模式
第七章 技術方案
7.1 主要技術來源
7.2 種植技術
- 7.2.1 蔬菜品種的合理選擇
- 7.2.2 種植前處理技術
- 7.2.3 蔬菜育苗
- 7.2.4 蔬菜生長期管理技術
- 7.2.5 蔬菜施肥技術
- 7.2.6 蔬菜灌溉技術
7.3 凈菜加工工藝
7.3.1 初加工工序
7.3.2 配送
7.3.3 貯存
7.4 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方案
- 7.4.1 溫室大棚設計宗旨、依據
- 7.4.2 溫室主體部分設計
- 7.4.3 自然通風系統
- 7.4.4 強制通風降溫系統
- 7.4.5 水循環系統
- 7.4.6 電動保溫卷簾系統
- 7.4.7 內遮陽系統
- 7.4.8 采暖系統
- 7.4.9 配電系統、電器控制系統
第八章 項目選址及建設條件
8.1 ?項目選址
8.2 建設條件
- 8.2.1 地理條件
- 8.2.2 經濟條件
- 8.2.3 交通運輸條件
8.3 選址可行性分析
第九章 原材料供應及工程方案
9.1 建設規模
9.2 原材料供應
9.3 工程方案
- 9.3.1 建設內容
- 9.3.2 設備方案
第十章 總圖運輸與公用工程
10.1 總圖運輸
- 10.1.1 布置原則
- 10.1.2 總圖布局
- 10.1.3 運輸方案
10.2 給排水工程
- 10.2.1 設計依據
- 10.2.2 供水
- 10.2.3 排水方案
- 10.2.4 主要設備材料選擇
10.3 供電工程
- 10.3.1 供配電設計依據
- 10.3.2 設計范圍
- 10.3.3 供電方案
- 10.3.4 照明系統
- 10.3.5 防雷與接地系統
- 10.3.6 弱電設計
第十一章 環境保護
11.1 設計依據
11.2 建設地點環境現狀
- 11.2.1 環境空氣
- 11.2.2 水環境
- 11.2.3 聲環境
- 11.2.4 環境影響因素分析
11.3 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
11.4 運營環境主要污染源及保護措施
- 11.4.1 噪音
- 11.4.2 廢水
- 11.4.3 固體廢物
- 11.5 環境保護分析
11.6 評價結論
第十二章 節能措施
12.1 設計依據
12.2 項目主要能源能耗分析
12.3 節能綜合措施
- 12.3.1 工藝技術節能措施
- 12.3.2 機電節能措施
- 12.3.3 照明節能措施
- 12.3.4 節水措施
- 12.3.5 其他節能措施
第十三章 勞動安全及消防
13.1 設計依據
- 13.1.1 法律法規
- 13.1.2 標準和規范
13.2 主要危害因素
13.3 安全措施
- 13.3.1 總圖布置
- 13.3.2 噪聲
- 13.3.3 機械設備
- 13.3.4 電氣安全
- 13.3.5 緊急電源
- 13.3.6 個體防護及緊急搶險
- 13.3.7 逃生避難
第十四章 項目建設進度及項目管理
14.1 項目施工組織措施
14.2 項目施工進度
14.3 項目管理
- 14.3.1 項目管理總則
- 14.3.2 項目建設的主要任務
- 14.3.3 項目建設管理內容
14.4 工程招標
- 14.4.1 招標范圍
- 14.4.2 招標方式
第十五章 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
15.1 項目組織機構設置
15.2 勞動定員
15.3 人員招聘及員工培訓
- 15.3.1 員工培訓
- 15.3.2 工作制度
- 15.3.3 職工工資福利
第十六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
16.1 估算依據
16.2 估算范圍
16.3 項目總投資估算
16.4 資金來源與籌措
第十七章 財務評價
17.1 測算依據
17.2 財務假設
17.3 財務預測
- 17.3.1 收入預測
- 17.3.2 成本費用預測
- 17.3.3 利潤預測
- 17.3.4 現金流量預測
17.4 財務預測指標及經濟效益分析
17.5 財務評價結論
第十八章 風險分析
18.1 政策性風險分析及控制
18.2 市場競爭風險
18.3 經營風險
18.4 管理風險
第十九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
19.1 項目結論
19.2 項目建議